Saturday, December 12, 2009

南京大屠杀历史震撼美国人

1月27日下午,美国犹他州公园市,天阴沉沉的,想下雪,《洛基山新闻报》记者德纳斯坦刚看完纪录片《南京》走出影院,他的心沉重得如这午后灰暗的天空。
在等公共汽车的时候,他看见身边一个也是刚从影院走出来的东方面孔,就问他:“你觉得这电影怎么样?”
那个青年沉默了一会儿,略带苦笑地答:“我是日本人”。这位38岁的日本青年反问:“你觉得怎样?”
德纳斯坦说:“非常有力。”
“但是,我想,为什么现在,为什么60年后我们还看这种电影?”日本人有些迟疑。
“我想是因为我们中的许多人不知道那段悲惨的历史。你觉得这个理由充分吗?”德纳斯坦半答半问。
日本小伙子依然有些困惑,他说,他们这代人大多听说过南京事件,但对详情并不很了解,而且这件事情在日本一直有争议。他说:“我们得跟中国相处。”
德纳斯坦很有感触,感触这位日本小伙子看《南京》的勇气,感触这部影片的震撼力。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南京》的黑暗永远意味深长”。
这是发生在美国著名电影节“圣丹斯电影节”(Sundance Film Festival)期间的小故事。在为期8天的影展中,讲述1937年十几位欧美商人和教会人士在南京建立避难区,保护了近25万当地市民免受日军暴行历史的纪录片《南京》引起轰动。许多美国人第一次通过此片,知道了南京大屠杀,并被影片中那些悲惨的场面所震撼。
日本军国主义二战期间在亚洲国家的暴行,美国人多数不甚了了。一批执着的华裔人士成立“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联合会”,试图向主流社会介绍那段历史,游说在马里兰州公立学校增加这段历史的教育,并筹备在华盛顿市中心建立“浩劫纪念馆”。《南京》和此前另一部美国人拍摄的《南京梦魇》风靡美国,让痛恨日本否认侵略历史的华裔人士有种久旱逢甘霖的快感。
传媒巨头美国在线(AOL)副总裁特德·雷恩希斯出资200万美元拍摄了《南京》。据《华盛顿邮报》透露,今年51岁的雷恩希斯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决定拍摄此片的。两年前的一天,雷恩希斯坐着他的游艇在加勒比海上游弋,无意间他在一份旧报纸上注意到一个名叫张纯如的华裔女子的讣告。随后他阅读了张纯如的畅销书《被遗忘的大屠杀--1937南京浩劫》,雷恩希斯大为震惊,也被张纯如执着地还历史真相的精神所感动,遂决定出资拍摄《南京》。
《南京》主要改编自张纯如作品中的第五章《南京安全区》,讲述德国商人约翰·拉贝、美国女教士明妮·沃特林等人拯救南京市民的人道主义故事。该片以这些人的日记、书信为旁白,穿插了当年幸存者的采访和参与大屠杀的日军老兵的回忆。
雷恩希斯特邀曾获奥斯卡最佳短纪录片奖的比尔·古登塔格执导,派遣主创人员辗转中、日、美、德等地,寻访了近8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当年参战的日军老兵,搜索相关档案和珍贵影像资料,其中包括美国传教士马骥当年用35毫米胶片拍摄的珍贵记录。
《南京》被称为中国版的《辛德勒的名单》,雷恩希斯表示,希望该片能够在日本上映,“影片并非反对日本人,而是反对战争。我希望它能引起广泛的讨论,并产生积极作用。”
此片推出后,日本右翼势力大为紧张,要拍摄日本版的《南京真相》与之抗衡。许多旅美华人闻讯表示愤慨。“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联合会”副会长丁元指出,日本右翼分子的做法“很笨,不打自招”,他们所写的历史,“都是给自己看的”,根本没有公信力。丁元说,日本右翼分子一口否定南京大屠杀,用自己的一套方法解释,如同钻进死胡同。以《南京》来说,日本右翼分子还没看就开始批评。对此雷恩希斯泰然处之,他认为日本人的批评“毫无根据”,但又指出,能有更多人关注或更多影片讨论这个广泛而重要的主题是好事,引发的讨论越多,对全人类越有益。
据悉,中国中央电视台获得了《南京》在中国大陆的发行权,中国大陆之外的全球发行权则被荷兰福提西摩公司所购买。该公司购片代表巴伦德瑞克说:“《南京》是极具震撼力的影片,既有丰富创意又动人心弦,很难不被感动。我们期待着与全球观众共享。” 除了在影院内播放,《南京》还将通过DVD、电视播放、网络下载等多种形式推出,影片盈利将悉数捐赠给慈善机构。《南京》还有望亮相今年5月的戛纳电影节。
在《南京》震撼美国人的同时,美国国会山最新传出消息: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亚太小组主席法利奥马维加证实,一些国会众议员准备在新一届国会上提交有关二战期间日本军队强迫亚洲妇女充当“慰安妇”问题的议案。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民主党国会众议员迈克·本田可能会参与提交这一议案,众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兰托斯已表示不反对这一议案。分析人士说,该议案在众议院获得通过的可能性较大。
联合国1月26日通过的谴责否认纳粹大屠杀的决议案,也被此间华人认为对日本具有劝诫作用。
(2007年2月4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